巴基斯坦主流媒体之一《论坛快报》2月15日刊发资深编辑侯赛因·纳维德撰写的评论,就中国正在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力批驳了西方媒体发布的种族主义和反华言论。
文章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是“中国病毒”,也不是“武汉病毒”。在为病毒分配国籍或种族之前,千万不要忘记病毒是色盲,它们可以感染任何肤色、任何国籍和任何种族的人。中国政府对遏制病毒蔓延所采取的行动是前所未有的,也将继续尽其所能抗击疫情。这是一场需要集体响应,对抗共同敌人的战斗,需要命运攸关的其他国家坚定地与中国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全文翻译如下:
中国正在与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斗争。从数字上看,新冠病毒已导致近1400人死亡(编者注: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截至2月24日24时,国内累计死亡病例2663例),数万人感染,这个比例其实很低。中国政府对遏制病毒蔓延所采取的行动是前所未有的。1月23日,拥有数百万人口的武汉市关闭所有离汉通道。在不到两周时间里,两所先进的大型医院以闪电般的速度在武汉落成,这是只有中国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政府将继续尽其所能抗击疫情。
同样值得称赞的是中国人民的精神,他们正在尽一切可能为政府的努力增效。在武汉,当地居民正在坚持不懈地与病毒作斗争,下决心战胜病毒。
无数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被分享,展示了人们面对生死挑战时的友爱、牺牲和社区团结的精神。其中一段视频显示,在武汉一个社区里,居民们透过公寓的窗户齐声喊着“武汉,加油”。这段视频在中国的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上迅速传播开来,中国各地的网民们也纷纷把这句话贴在网上声援武汉。
另一段视频显示,一名男子送别即将驰援武汉的医生妻子。当妻子从公交车窗向他挥手时,该男子用颤抖的声音喊道:“赵英明,你平安回来,我包做一年的家务。” 另外,来自武汉的一名空乘人员向飞往灾区的医务人员表示感谢。她向乘客们鞠躬并说道:“我非常非常感谢你们帮助我的家乡。 我希望你们在武汉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在这样艰难的时刻,这些视频和无数其他类似的视频都让人心头一暖。
中国的努力和人民的牺牲精神赢得了全球的认可。世界卫生组织1月30日宣布进入全球卫生紧急状态时,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政府应对疫情的努力和及时反应表示赞赏,称在阻止疫情蔓延方面,中国做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联合国也表示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满信心。中国一直本着开放、透明和科学协作的精神与国际社会合作,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此也表示了赞赏。
这是一场需要集体响应,对抗共同敌人的战斗。这需要命运攸关的其他国家坚定地与中国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但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疫情当前,一些国家撤离了本国公民,暂停贸易,取消进口订单,关闭边境,中止了飞往中国的航班,甚至取消了东亚国家受邀参加的国际活动。担忧是必然的,但有些不必要的担忧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恐慌,而一些西方媒体的哗众取宠和虚假信息更是加剧了这种恐惧,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种族主义、仇外心理甚至“恐华”的潜在恐惧。
病毒爆发后,各种相关的视频片段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其中一条视频显示武汉市场里有野生动物在售,在网上引发了一场不明就里的关于中国人饮食习惯的辩论。
此外,中国旅游博主汪梦云在一家餐馆吃蝙蝠汤的视频在国外疯传。《华盛顿邮报》声称,这段视频是在武汉实地拍摄的,而实际上这条视频是该博主在帕劳录制旅游节目时拍摄。《先驱报》未经核实就转载了该视频,引发了恶毒的排外言论。
如果这种不实报道仅限于一些小报,它可能会被忽略,但事实并非如此。德国《明镜周刊》在其封面上刊登了一名身穿红色连帽衫、戴着护目镜和防护面具的男子,标题竟然是“中国制造的冠状病毒”。丹麦《日德兰邮报》在其网站上刊登了一幅漫画,内容明显对中国国旗五星红旗进行了恶意再创作。更可耻的是,《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这种带有明显种族色彩的耸人听闻的标题,无疑是对针对中国的种族主义歧视。
在这样的时刻,媒体本应对人们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并消除他们的恐惧。但这些媒体(一些已经公开道歉)显然用错误的言论和耸人听闻的措辞引发了这场悲剧,这只会加剧种族歧视和反华情绪。
针对这种不和谐的声音,新华社发表评论称,正当全体中国人民奋战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时,海外有些媒体的种族主义歧视和仇外言论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CGTN女主播刘欣对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受到的负面压力表示非常遗憾。她在节目中表示:“中国不仅在抗击病毒,还要应对一波令人深恶痛疾的种族主义言论攻击。”
这不是“中国病毒”,也不是“武汉病毒”,这是“新型冠状病毒”。在为病毒分配国籍或种族之前,千万不要忘记病毒是色盲,它们可以感染任何肤色、任何国籍和任何种族的人。
它们不会检查护照,它们更不会歧视。我敢肯定,中国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因为没有什么挑战是人类不能克服的。但是种族主义的瘟疫比冠状病毒更加狡猾,更加具有传染性。请记住,人们会忘记你曾说了什么,会忘记你曾做了什么,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廖一帆编译)